孟子:廣解四書之二(附:大學‧中庸)
點閱:1作者:朱熹集註;蔣伯潛廣解
出版年:2024
出版社:華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
出版地:新北市
集叢名:傳世經典 024
格式:PDF,JPG
ISBN:9786267393826
分類:中文古典文學  
系列書: 廣解四書,本系列共2本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孟子(前372年—前289年), 姬姓,孟氏,名軻,約與莊子同時,鄒國(今山東省鄒城市)人,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。其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未有記載,但曹魏、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、子居、子輿、子展等不同的字號。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說法繁多,其中以《孟子世家譜》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(前372年),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(前289年)較為多數學者採用。 孟子之弟子萬章與其餘弟子著有《孟子》一書。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,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,獲尊稱亞聖(僅次於「至聖」孔子),與孔子合稱為「孔孟」。
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,《漢書•楚元王傳贊》說:「自孔子歿,綴文之士眾矣。唯孟軻……博物洽聞,通達古今,其言有補於世。」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高,自中唐的韓愈著《原道》,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「道統」的人物開始,出現了一個孟子的「升格運動」,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,取代顏回成為「亞聖」。宋神宗熙寧四年(1071年),《孟子》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。元豐六年(1083年),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,為「鄒國公」,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。以後《孟子》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,南宋朱熹又把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合為「四書」,其實際地位更在「五經」之上。元朝至順元年(1330年),加封孟子為「亞聖公」,後稱為「亞聖」,地位僅次於孔子。
蔣伯潛(1892—1956),名起龍,又名尹耕,以字行,現代學者、教育家,浙江富陽新關鄉(今大源鎮)人。光緒三十三年(1907)考入府中學堂。畢業後,先後在閬苑小學、美新小學任教。
1920年夏,蔣伯潛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國文系,在錢玄同、胡適、魯迅諸名師薰陶下,學業日進。畢業後,先後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學教員、校長以及第一中學、第一師範、女子中學等校教職。在課堂教學中,注重講授基本知識,引導學生閲讀課外書籍;對學生作文,主張多批少改,提高寫作水準。蔣伯潛於經學、文學、校讎目錄學等方面,均有很深造詣。文思敏捷,著述等身。(百度百科)
孟子(前372年—前289年), 姬姓,孟氏,名軻,約與莊子同時,鄒國(今山東省鄒城市)人,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。其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未有記載,但曹魏、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、子居、子輿、子展等不同的字號。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說法繁多,其中以《孟子世家譜》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(前372年),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(前289年)較為多數學者採用。 孟子之弟子萬章與其餘弟子著有《孟子》一書。繼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,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,獲尊稱亞聖(僅次於「至聖」孔子),與孔子合稱為「孔孟」。
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,《漢書•楚元王傳贊》說:「自孔子歿,綴文之士眾矣。唯孟軻……博物洽聞,通達古今,其言有補於世。」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高,自中唐的韓愈著《原道》,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「道統」的人物開始,出現了一個孟子的「升格運動」,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,取代顏回成為「亞聖」。宋神宗熙寧四年(1071年),《孟子》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。元豐六年(1083年),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,為「鄒國公」,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。以後《孟子》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,南宋朱熹又把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合為「四書」,其實際地位更在「五經」之上。元朝至順元年(1330年),加封孟子為「亞聖公」,後稱為「亞聖」,地位僅次於孔子。
蔣伯潛(1892—1956),名起龍,又名尹耕,以字行,現代學者、教育家,浙江富陽新關鄉(今大源鎮)人。光緒三十三年(1907)考入府中學堂。畢業後,先後在閬苑小學、美新小學任教。
1920年夏,蔣伯潛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國文系,在錢玄同、胡適、魯迅諸名師薰陶下,學業日進。畢業後,先後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學教員、校長以及第一中學、第一師範、女子中學等校教職。在課堂教學中,注重講授基本知識,引導學生閲讀課外書籍;對學生作文,主張多批少改,提高寫作水準。蔣伯潛於經學、文學、校讎目錄學等方面,均有很深造詣。文思敏捷,著述等身。(百度百科)